凯发

重庆渝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沉沦》中的孤独感

发布时间:2017-12-01 11:36:30



    初读郁达夫是于高考前期。对于郁达夫,始终抱着一种不可接近的敬畏感。因其注重主观感受向外界的投射,所以偏离了当时的文学注重现实的方向。但是,他却塑造了在现代急剧变化的时代下年轻人的身心的扭曲以及迷茫的生活状态。

   郁达夫就像一个慢悠悠的说书人,将主人公在日本的饿留学经历徐徐道来,如同剥开一个故事的内核。《沉沦》中的“他”在日本留学。在异国他乡经历的一系列人生旅途的挫败,从而使主人公性格变得自闭多愁,敏感多思。小说的叙述以心理活动为中心,表达出的矛盾,隐秘,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以及伴随着叙述的庞大的孤独感,就如他在小说开篇就用“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这样两句决绝的话,直接切入主题,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如同站在孤独边缘边呼喊的人,他厌倦孤独,却又喜欢孤独,他无比渴望受到关注,受到异性的青睐、却又深知此种心理决不被允许,从而陷入内心无比纠结苦闷而无处发泄的深渊中。

   小说在一片孤冷凄清的基调上进行,主人公始终被一种孤独感笼罩,《沉沦》中第二部分,郁达夫把主人公的不同于其他人的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节开头处就来一句点睛之笔“他的忧郁症愈闹愈甚了”,还有这样一句“有时候到学校里去,他觉得众人都在那里凝视他的样子。他避来避去想避他的同学,然而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他的同学的眼光,总好像怀了恶意,射在他的脊背上面。”主人公似乎生活在冰冷潮湿的夹壁之中,众人有着众人的事情,而自己仿佛是坠落在中间的一颗石子儿,滚来滚去滚来滚去,无人问津,无人理睬。主人公游走在人潮中,总是有看似不能被人理解的复杂感受涌上心头,旁人无法理解,自己无法言语。例如“他一个人靠着了三等车的车窗,默默的在那里书窗外人家的灯火,火车在暗黑的夜气中间,一程一程的进去,那大都市的星星灯火,也一点一点的朦胧起来,他胸中忽然生了万千哀感,他的眼睛里就忽然觉得热起来了。”郁达夫将主人公的孤独感表现得如此切肤真实,也是因为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对主人公的遭遇感同身受。一个不强大的国家使几乎所有的留学子弟内里或多或少背负一种莫名的压抑与自卑,始终使他觉得自己受排挤受嘲笑,巨大的孤独感始终笼罩在他的头顶。

   郁达夫塑造的人物大都带着自传的意味,一字一句都嵌透着自己郁结的内心无法被人理解的感伤,无论是景物描写,还是人物的心理描绘都带着阴暗的色调。他注重于自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而作者本身带着浓重的伤感与抒情色调,他强调意象的印象性,主观性,偏重于主观印象在意象构成中的作用,这一点恰合于印象主义的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中“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在郁达夫的著作中,从任务的内心来感知外在事物,自然景物与任务的心理变化,情绪起伏相互映称,即使是“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他也能和人的那份孤独感相结合起来。

   郁达夫的小说中,描写的人物的心理不是理性的,而是带着作者的履历与阅历,带着不全面性,带着生命的最原始的冲动。小说中“他交游离决之后,孤冷得几乎到将死的地步,幸而他住的旅宿里,还有一个主人的女儿,可以牵引他的心”。可是这点流萤之火,终于熄灭在他巨大的孤独感之中。故事结尾主人公走上了自杀的决绝道路。在读者看来,是让人惊奇又让人默然的,故事的开端发展都预示了这一个结局。

  处于后现代社会的我们,在上班下班之间,审视自己的内心,巨大的空虚感也捕获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内心,空虚感、孤独感并生,如同之前流行与微博、微信的“空心病”。城市生活助长了我们内心的孤独,生活意义的重建才是我们该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园地 >

《沉沦》中的孤独感

来源于:渝海物业公司 邱微   2017-12-01 11:35:35

    初读郁达夫是于高考前期。对于郁达夫,始终抱着一种不可接近的敬畏感。因其注重主观感受向外界的投射,所以偏离了当时的文学注重现实的方向。但是,他却塑造了在现代急剧变化的时代下年轻人的身心的扭曲以及迷茫的生活状态。

   郁达夫就像一个慢悠悠的说书人,将主人公在日本的饿留学经历徐徐道来,如同剥开一个故事的内核。《沉沦》中的“他”在日本留学。在异国他乡经历的一系列人生旅途的挫败,从而使主人公性格变得自闭多愁,敏感多思。小说的叙述以心理活动为中心,表达出的矛盾,隐秘,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以及伴随着叙述的庞大的孤独感,就如他在小说开篇就用“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这样两句决绝的话,直接切入主题,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如同站在孤独边缘边呼喊的人,他厌倦孤独,却又喜欢孤独,他无比渴望受到关注,受到异性的青睐、却又深知此种心理决不被允许,从而陷入内心无比纠结苦闷而无处发泄的深渊中。

   小说在一片孤冷凄清的基调上进行,主人公始终被一种孤独感笼罩,《沉沦》中第二部分,郁达夫把主人公的不同于其他人的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节开头处就来一句点睛之笔“他的忧郁症愈闹愈甚了”,还有这样一句“有时候到学校里去,他觉得众人都在那里凝视他的样子。他避来避去想避他的同学,然而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他的同学的眼光,总好像怀了恶意,射在他的脊背上面。”主人公似乎生活在冰冷潮湿的夹壁之中,众人有着众人的事情,而自己仿佛是坠落在中间的一颗石子儿,滚来滚去滚来滚去,无人问津,无人理睬。主人公游走在人潮中,总是有看似不能被人理解的复杂感受涌上心头,旁人无法理解,自己无法言语。例如“他一个人靠着了三等车的车窗,默默的在那里书窗外人家的灯火,火车在暗黑的夜气中间,一程一程的进去,那大都市的星星灯火,也一点一点的朦胧起来,他胸中忽然生了万千哀感,他的眼睛里就忽然觉得热起来了。”郁达夫将主人公的孤独感表现得如此切肤真实,也是因为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对主人公的遭遇感同身受。一个不强大的国家使几乎所有的留学子弟内里或多或少背负一种莫名的压抑与自卑,始终使他觉得自己受排挤受嘲笑,巨大的孤独感始终笼罩在他的头顶。

   郁达夫塑造的人物大都带着自传的意味,一字一句都嵌透着自己郁结的内心无法被人理解的感伤,无论是景物描写,还是人物的心理描绘都带着阴暗的色调。他注重于自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而作者本身带着浓重的伤感与抒情色调,他强调意象的印象性,主观性,偏重于主观印象在意象构成中的作用,这一点恰合于印象主义的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中“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在郁达夫的著作中,从任务的内心来感知外在事物,自然景物与任务的心理变化,情绪起伏相互映称,即使是“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他也能和人的那份孤独感相结合起来。

   郁达夫的小说中,描写的人物的心理不是理性的,而是带着作者的履历与阅历,带着不全面性,带着生命的最原始的冲动。小说中“他交游离决之后,孤冷得几乎到将死的地步,幸而他住的旅宿里,还有一个主人的女儿,可以牵引他的心”。可是这点流萤之火,终于熄灭在他巨大的孤独感之中。故事结尾主人公走上了自杀的决绝道路。在读者看来,是让人惊奇又让人默然的,故事的开端发展都预示了这一个结局。

  处于后现代社会的我们,在上班下班之间,审视自己的内心,巨大的空虚感也捕获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内心,空虚感、孤独感并生,如同之前流行与微博、微信的“空心病”。城市生活助长了我们内心的孤独,生活意义的重建才是我们该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网站首页 |  走进渝海 |  新闻中心 |  党建之声 |  文化园地 |  联系我们

电话:023-63775956 传真:023-63775956 重庆市渝中区棉花街十八号 邮箱:400011

渝ICP备1700736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935号